PT
EN
主選單
學術研究報告及文摘

28-08-2014 - 輕軌北段系列介紹─輕軌有助改善空氣污染

澳門輕軌是低噪音和廢氣“零排放”的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日後將發展成公交網絡的主幹,為居民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務,並與巴士、的士和行人系統整合成相輔相承、無縫連結的公交網絡,優化居民的出行環境,從而減少居民對私人車輛的依賴,有助進一步改善本澳機動車輛尾氣排放引致的空氣污染問題,構建“綠色出行”環境。

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是本澳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1》,陸上交通運輸佔一氧化碳總排放量8成以上,亦佔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2成。為此,特區政府正採取一系列政策以改善機動車輛尾氣排放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包括持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與規定,從源頭限制高污染之車輛進口,並正制訂標準以加強管制在用車尾氣排放;積極推動引入各種綠色交通運輸工具,鼓勵公眾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使用步行輔助系統出行。當中,構建沒有尾氣排放和具有較高能源效益的環保大眾運輸系統──輕軌,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本澳所引入的膠輪輕軌系統,列車由電力推動,沒有一般車輛的燃油引擎,因此行駛過程沒有廢氣排放;且列車載運量較大,一列四節編組的列車可同時容納約400名或更多的乘客,相對於一般最多只可載運5至7人的私人汽車,具有更高的環保節能效益。參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可持續委員會關於運輸的報告,軌道交通的能源效益是私人汽車的17.5至35倍。

在輕軌投入運營後,透過提供準時準點、高效便捷的集體運輸服務,可大為提升居民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將吸引市民放棄駕駛私人車輛、更多地利用輕軌、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愈多人搭乘輕軌,路面的機動車輛將會相應減少愈多。一方面有助紓緩現時交通擠塞的問題,亦可提升巴士行車速度,節省巿民搭乘的時間,吸引更多人搭乘公交,形成良性循環;另一方面,減少私人車輛的使用,亦可達到節約能源和減少車輛尾氣排放的效果。

根據政府委託澳門科技大學所作的評估,在首二期輕軌投入運營後,搭乘公交出行者估計平均每人每日可節省超過6成的公交出行時間;而部份駕車人士也可望改搭輕軌出行,在能源消耗以及排放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物方面,亦可望減少約2成。空氣環境質素的改善,亦可更好地保障居民健康,對節省社會為防治與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衛生資源亦將帶來正面的貢獻。

此外,由於輕軌列車以電力推動,沒有傳統燃油引擎的聲響,加上是以膠輪行駛於平滑混凝土車道上,故亦具有低噪音的環保特性。現時,輕軌列車正持續批量生產,完成組裝的列車正進行多方面的測試工作,政府早前派員前往生產廠房作現場噪音測試,於未有任何隔音設施的測試軌道旁測得列車以最高速度(時速80公里)運行時,其最大噪音值約為80分貝,較傳統大型客車經過路邊所發出的最大噪音值約88至92分貝為低。同時在未來實際運營時,列車運營的平均時速大約為30公里,輕軌與周邊民居距離亦會比廠房近距離測試為遠,加上採用了不同的隔音設施和吸音物料,預計噪音水平可有所減少。

而事實上,政府早於2008年,亦已委託專業顧問機構就輕軌系統開展環評的相關工作。在噪音評估方面,顧問機構參照列車系統供應商提供的資料,透過數學模型模擬輕軌未來運營時的環境狀況,對沿線百多個噪音敏感受體進行分析和評估。亦就北段走線之三個方案作了初步之噪音影響分析,根據分析評估的資料,在部份有需要的路段採取設置隔音屏障等緩解措施後,未來輕軌運營基本可達至相應的評估準則,即日間平均噪音水平低於70分貝、夜間平均噪音低於60分貝,與現時沿線的背景噪音水平相若。政府日後亦會委託專業機構進行持續性的噪音監測,確保輕軌服務能符合相關環評準則及核實緩解措施的成效。

政府早前派員赴列車生產廠房測試,於未有任何隔音設施的情況下,輕軌噪音水平較大型客車為低

機動車輛消耗燃料量近年持續增長

陸上交通運輸是本澳一氧化碳和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本澳機動車輛已突破23萬架,尾氣排放為空氣污染主要源頭之一